变电检修工作分析及难点探讨
发布日期:2016-03-03 11:33:03
点击:894
【摘 要】本文结合变电检修工作的发展实际,对变电检修工作的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工作难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8/view-6370117.htm
【关键词】变电检修;管理;问题;工作难点
实际的变电检修工作复杂,涉及因素广泛,检修工作的质量、效率等和检修人员的经验、知识储备、管理规范等密切相关。因此,实际检修中,应当充分把握变电检修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检修的效率和质量。
1 现代变电检修发展概述
在传统的变电检修模式下,检修过程中产生了检修针对性弱、各检修单位之间开展共性问题的经验交流不足、变电检修费用偏高、现场检修人员专业技能偏低等问题,同时,也存在着民众对变电检修的重视不够、国家相关支持力度不足等现象。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和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变电检修逐步由计划性检修向状态检修发展。
2 变电检修工作分析
2.1 变电检修工作的管理分析
变电检修工作的管理是确保检修质量、规范检修流程、提升检修效率的关键。在具体的管理中,应当把握:(1)强化检修负责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要在对检修内容和使用的技术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科学的设定检修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确定符合实际工况的检修策略;(2)实现检修人员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的透明公正,切实提高班组成员的成本控制意识;(3)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及检修技能培训工作;(4)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施工中应当确保检修仪器、人员、工具和资料等的及时可靠供应。
2.2 变电检修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的变电检修工作中,存在变电检修前期准备不周密、危险点分析不科学、变电检修的策略及流程编制不合理、检修记录不完善等需要注意的问题。(1)变电检修的主要对象是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电力设备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因此,若检修前对电力设备的故障原因判断模糊或诊断不准确,可能导致设备被拆卸维修后的二次损害的发生,因此,变电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的技术水平、检修设备和计划)对系统的的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2)在变电检修过程中,主要围绕危险点进行,因此,危险点的分析至关重要。当前各检修单位对危险点的判定存在重视度不够、检测装置老化、判定流程不合理等现象,影响了危险点判定的准确性;(3)关于检修的策略及流程。变电检修的策略及流程的制定直接决定了检修工作的好坏,是检修工作进行的依据,然而,实际中存在检修方法不科学、流程不严密等现象,导致检修计划的操作性差;(4)对检修结果、运行数据等的记录工作不到位,以至不能对设备未来的状况分析和检修提供支持。实际中,由于相关人员认识和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检修记录残缺,这不仅不利于后期检修,更构成了潜在的隐患。
3 变电检修工作的难点分析
3.1 变电检修实施中可变因素的控制
实际的变电检修过程中,涉及到的可变因素很多。故应依据实际的情况对检修规划有目的的进行统一管理。对此,应当做到:(1)强化检修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提升其职业素养。在现场检修过程中,人为的违规操作也是危险点之一,因此,必须加强检修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其应对事故的能力。同时应当对检修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考核,建立严格的操作规范,杜绝违章、违规现象。
此外,应当对检修人员普及施工注意事项,设置安全标识等;(2)做好设备的动态监控与分析工作。这就要求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检修效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设备各方面的性能,及时发现设备检修的薄弱细节,有目的的整改检修方案。
鉴于实际检修现场的复杂性,应当把现场的具体工况归入监控的范围,及时发现并消除故障。
3.2 变电检修的流程优化分析
鉴于传统的检修管理模式存在的重质量、计划、效果,轻系统及时间管理、流程控制的情况,导致整体检修效率偏低。为此,优化检修的具体流程至关重要,这不仅利于提升检修效率、节省检修成本,更利于电网可靠性的提高。实际中,应当做到:(1)积极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实际中,应当积极引进先进的项目控制技术,网络计划技术通过网络图表示进度规划、安全防护等各项流程的关系,由此对各环节的时间量进行计算,得到关键性路线,在管理人员对检修工作进行全面的了解后,对检修的规划、进度、资源及成本进行优化。同时,在具体检修过程中,应做好信息反馈工作;(2)积极开展业务流程再造。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就是对检修工作的流程进行改进。通过对检修流程的研究分析,消除和所需输出效果无关的工序,从而简化了检修流程,降低了检修成本。作为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技术的基础,基于现代计算机、数据库及多媒体等技术的局域网络,为数据的交互共享提供了可能。
3.3 变电检修工作的效率提升问题
变电检修工作的效率与系统故障的及时排除、企业效益密切相关。在实际检修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对此,首先应当强化现场检修人员的责任意识、专业技能,建立科学的考核和奖惩机制,积极推广施工过程的成本节约办法;其次,应当把握好检修工作的重点,确保关键环节的检修质量;最后,应当积极应用先进的检修管理技术,提高检修管理的准确性、技术水平;(2)改进变电检修方法。对电力系统进行变电检修是电力行业节能降耗的重要举措,通过改进变电检修方法,能够进一步节省检修成本,避免强迫限电带来的经济损失,切实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时限。例如,采用状态检修方式,该方式通过对设备状态的可靠检测,根据得到的数据信息制定具体的检修方案。该方式不仅能节约检修成本,更能达到设备的可靠性要求。实际中,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并结合传统的检修方式,灵活的对检修进行安排;(3)加强检修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检修人员充分认识到实际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及有序性,不断的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同时,应当做好相应的检修技术管理。
3.4 变电检修工作的违规操作分析
变电检修过程中现场操作人员的违规施工也是诱发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实际中,应当:(1)积极推广现代安全监管方法。这就要求检修班组具备超前的预防及控制管理理念,从思想、管理上完成由事后处理到事前防范的转变;(2)避免企业发展中的管理盲点;(3)强化违规现象的防范措施。一方面,要制定高效的考核机制,加大相关安全操作的考查力度;另一方面,应当加强检修安全教育的目的性,突出重点,进行意外及相关危险的应对措施培训。变电检修违规操作常见内容如下表所示。
4 总结
在实际的变电检修方式及具体技术选取时,应当依据实际的条件,综合考虑成本、效果、可靠性等因素,确保新技术的应用带来的检修效果的提高大于投入。
参考文献:
[1]孔庆功.变电检修工作现状及趋势探索.工程技术,2009(11).
[2]任宁.关于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研究.电力电子,2013(10).
[3]苏建军.浅谈如何杜绝变电检修工作中的违章行为.输配电会议,2002(2).